ABOUT MEOro in Malta 2025

Oro, who was born in Taiwan and has been living in Malta for 4 years. Currently working at Chiliz as a QA Test Engineer. Adventuring, Learning and Sharing.

Oro,西班牙語為黃金之意,也是一隻會YeeYee叫恐龍的名字,偶肉則是前同事取的諧音。現任職總部位於馬爾他的區塊鏈公司-Chiliz 擔任自動化軟體測試工程師。倒數第二屆基測生因沒考上台中一中鬼轉五專菁英班,曾任職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台灣疫情爆發期間,離開台中反向深入重災區歐洲尋找機會,是個總是自找麻煩卻樂此不疲的在馬爾他台灣人。興趣是收集故事,相信文字能夠改變人生。

馬爾他菠菜第一章-歐洲後花園

Author:oroThu Mar 07 2024

「整個夏天每一天都在放煙火。」

「岸邊這些全部都是私人遊艇。」

「宿舍位於精華區的高級公寓。」

「位於海景第一排的辦公室,落地窗外的是整片海洋以及陽光、沙灘、比基尼。」

「從今以後,我們就是一份子了」


-----------------------------------------------


「你要知道你接下來做的事情不能讓別人知道。」

「就連公司內部的人也是,絕對,不能。」

這段話確確實實地引起了我的警覺心,然而事已致此,也沒有其他選擇。

懵懂無知的情況之下也只能悶頭答應。

之後群組裡便發來了資料,當中包含了後台連結以及登入訊息,

說是要我先熟悉一下後台操作,並簡單交一份報告,

這便是第一天的Task。

幾分鐘後會議結束,我開始整理起目前的思緒。

第一次見到業界所使用的後台系統,更別說,這可是神祕行業的後台,

當中不曉得隱藏了多少秘密,

宛如潘朵拉的魔盒,一經接觸,或許就脫不了身。

短暫的天人交戰之後,儘管還是有些牴觸,怕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最終,我還是打開了它。

然而,事實證明我多慮了。

映入眼簾的是我從沒見過的專有名詞、代號、以及不知所云的數字。

將所有能點擊的按鈕點過一遍,以及所有能瀏覽的頁面都看過一遍之後,

好像懂了些什麼,又好像什麼都不懂。我嘗試去猜測那些代號所代表的意義,但又不是百分之百把握。

接下來的一整天,群組的那一頭都沒有新的消息,

行政按時的照三餐送飯過來,樓下的酒吧依舊喧囂,

而我坐在隔離酒店的在陽台邊,望向街上穿著清涼的男女。

「該死,這裡的採光及視野甚至比我家還好。」

歐洲後花園,

人們如是稱呼著。


---------------------------------------------------


之後的兩天我都被安排了簡單的任務,期間差不多把後台摸了個遍,儘管仍不清楚上面資料所代表的含意。

但交辦給我的基本操作指令基本都能輕鬆上手,老實說覺得有點汙辱我的智商,

Whatever,就當作是個爽缺吧,畢竟當初談的待遇認為挺香的,那事情越少豈不美哉?

然而問題就發生在了Onboard第四天。

「人事把你安排錯專案了。」

「晚點會有其他人找你。」

簡單的幾句話,我便被移除了對接群組,

連打字提問的機會都沒有。

腦海裡,我浮現了那句話

「你要知道你接下來做的事情不能讓別人知道。」

「就連公司內部的人也是,絕對,不能。」

啊? 事先神秘兮兮的說不能讓其他人知道,最後跟我說不隸屬這個單位,

所以......我是真的知道了些我不該知道的東西了嗎?

儘管覺得有些荒謬,但在經歷先前公司突發倒閉的經驗之後,

如今也早已見怪不怪,

當時的我則還不知道,今後刷新三官的事情,可還多著呢。


—------------------------------------------------------


正當我躺在床上待命時,公司的手機通知聲再次響起,

一個新的對話窗開啟,對面那頭說是我的主管,當初面試我的人之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的要好好記住面試官的名字。

但老實說,當初我也沒有把這面試看的太認真,也算是原因之一,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這行業所用的名字通常只是個代號而已,實際上也沒有人會用真的名字,

這邊就稱他為賈組長吧。賈組長是產品團隊的經理,領導著產品團隊,項目中劃分了兩個團隊,分別是技術部門已及設計部門,技術部門成員多為歐洲籍的工程師,而產品及設計都是跟我一樣的台灣人。


賈組長向我介紹了公司的背景,包含集團與公司的關係,業務內容及分工......等。據他所述,集團在馬爾他有4間辦公室,而4間辦公室分為ABCD,交由4位股東管理,實際上可以當作不同公司來看待。彼此之間雖然沒有直接的業務往來,但還是有些許例外狀況,例如有機會共用宿舍,甚至人力上的支援調度......等。但除此之外,辦公室之間基本上還是各自管理的,也有自己的規矩,事後我才知道,一同在機場會合的其實都是不同辦公室的成員,我在之後也確實沒再見過他們,只有跟我搭同一班飛機的前輩被分配到同一間辦公室,而我被分配到的是A辦。據說A辦包含了兩種項目,一項是集團最賺錢的項目,是亞洲最大品牌。另一項是集團新設立的項目,力求進入歐洲市場。而我所進入便是這個歐洲項目團隊,這也是為什麼當初面試時會特別關注我英文能力的原因之一。語音的那頭說話不急不徐,有耐心的為我講解一切始末,跟一開始跟我接洽的那幾位比起,語氣有著天壤之別。簡單的寒暄過後,最後提了晚點會有

團隊的Welcome Meeting,再提醒我要記得參與便結束了對話。 一時之間接收到不少資訊,

然而,我意識到的不是困惑,


而是興奮。


稍晚,我進入了會議連結。

會議中算上我,總共有11位,從聲音及名字判斷,男女比例是8:3。有4位是產品部門,2位設計部門的女生、2位男士,這當中有2位的口音比較奇特,其餘聽起來都是台灣口音。1位領導、1位女助理則都是大陸口音。1名設計部門的女生聲音很好聽,有當配音員的潛質。會議中沒有任何人開鏡頭,所以實際上也不清楚語音的那頭是什麼情況。也因此還是帶了點神祕色彩。而我,做為團隊第一位入職的QA,隸屬於產品部門之下。會議中整體氛圍挺好,沒有任何肅殺的氣氛,甚至能感受到其他成員感情似乎不錯,會議中有說有笑。在各自簡單自我介紹之後,會議結束,賈組長安排給我的任務是先從熟悉現有的產品開始。再給了測試站連結,及測試帳號之後,我也才真正進入到Onboarding流程。


印入眼簾的是許多陌生的名詞,什麼搶莊牛牛、炸金花、百家樂、黑傑克,同時還有團隊自行研發中的老虎機遊戲。這邊不得不提到自身的成長背景,我們一家五口全員不菸不酒不賭,我沒有去過夜店,也從沒夜唱過,沒玩過夾娃娃機、沒玩過扭蛋、投籃機還是別人施捨我玩的,較常見的麻將、德州撲克也是毫無概念


看來,有不少東西要學呢,

小小的種子就此萌芽。


—---------------------------------------------------------------------


大注、小注、盲注、反水

RTP, PayTable, Hit Rate, Jackpot

身為一名巴哈帳號十五年,小學一年級就接觸線上遊戲的資深遊戲動漫宅,著實百思不得其解。


明明這麼無聊的遊戲,真就那麼多人喜歡玩?

我仔細照著遊戲規則說明書及計算公式做比對,然而大多數的遊戲,都僅是滑鼠點擊進行下注,剩下的就只是看本金的加加減減而已。根本完全不如打遊戲副本、PVP那般的刺激。然而線上博弈的薪資待遇,硬生生比一般軟體業高一截仍舊是不爭的事實。


此時我見到自己手上拿到了第二大的牌面,心中卻毫無波瀾。


果不其然,下家一開牌便拿到了比我更大牌面。不需要有賭博經驗,也不需要很高深的數學能力就能知道這情況機率有多低,更別提類似的情況還發生了好幾次。我甚至剛接觸不到五分鐘就能發現桌局上的其他玩家根本就是機器人。

我再次起了一個疑問,

真的,有人會想玩這種一看就一定穩輸錢的遊戲嗎?


抱持懷疑的心情,不知不覺間兩週的隔離迎來了終點,

同時,也是我真正體驗馬爾他生活的起點。